想要知道那里知了壳比较多,其实只要了解那些因素,影响知了猴成长就可以。知了猴会经历5次脱壳,第五次的脱壳,才算真正的知了壳,也俗称蝉脱(蝉蜕),知了壳熬水治疗风热感冒、麻疹、风疹瘙痒等病,除了专门的知了猴养殖地,那么就是适合知了猴成长的树林里。
1、知了壳煮水治什么?
知了壳熬水治什么病?知了壳熬水治疗风热感冒、麻疹、风疹瘙痒等病。知了壳是蝉蜕的别称,蝉蜕是临床常用的一味中药,蝉蜕味甘,性寒,归肺、肝经。蝉蜕具有疏散风热、透疹、利咽、明目退翳、解痉之效,临床上入药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、麻疹不透、风疹瘙痒、咽痛音哑、惊风抽搐、目赤翳障、破伤风等病,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,蝉蜕具有镇痛、镇静、抗惊厥、镇咳、平喘、影响免疫功能和血液系统、抑菌等药理学作用。
2、农村哪里的知了壳最多?
农村哪里的知了壳最多?除了专门的知了猴养殖地,那么就是适合知了猴成长的树林里,金蝉(知了)一生有三个阶段,虫卵、若虫、成虫。其中第二阶段若虫阶段,就是我们说的知了猴,知了猴会经历5次脱壳,第五次的脱壳,才算真正的知了壳,也俗称蝉脱(蝉蜕)。蝉脱有很高的药用价值,所以有很多人收集蝉脱,而且现在一直都处于供小于求的情况,
蝉脱的药用价值:对风热感冒、咽痛、音哑、麻疹不透、风疹瘙痒、惊风抽搐、破伤风等有一定疗效。想要知道那里知了壳比较多,其实只要了解那些因素,影响知了猴成长就可以,那些因素影响知了猴成长?土壤:土壤方面,需要透气性良好的沙质土壤。沙质土壤不仅有利于知了猴成长,也有利于树木根系的生长,因为知了猴主要靠吸食树根汁液成长,只有发达的树木根系,才能养育更多的知了猴。
地势:低洼地段容易形成积水,积水过多容易滋生的细菌,知了猴的自然抵抗能力比较弱,滋生的细菌太多,会降低知了猴的成活率。同时抵押地段由于经常积水,对树木的生长也不友好,农药:前面已经提示,知了猴的自然抵抗能力比较弱。农药对于知了猴,简直就是毒药,周边农田比较多的情况,一般很少有知了猴存在。因为农田几乎都要喷洒,各种除病害的农药,
树木:知了猴靠吸食树根的汁液成长,所以树的根系越发达,对于知了猴的成长越有利。杨树、柳树、榆树或者各种根系发达的果树,都适合知了猴成长,不过在农村,一般杨树比较多,所以农村知了壳比较多的地方主要在杨树上。根据前面分析,土壤、地势、农药、树木,是影响知了猴成长的因素,所以在农村,知了壳最多的地方,一般在沙质土壤的杨树林,并且要远离农田的高地。
3、一直有人去农村收购知了猴的壳,据说很贵,为什么很少有人去寻找呢?
知了猴壳在中医里被叫做蝉蜕,理所当然是一味中药,只是这一味中药不太被农民们上心,很少有人愿意四处收集蝉蜕来卖钱的,前几年蝉蜕特别多的时候,偶尔有人捡,但捡来都是晒干了留着自己用,一般情况下没有人到药店卖蝉蜕。也曾经有人到农村收购蝉蜕,一斤价格挺贵,只是依旧没看到有人愿意满山捡蝉蜕换钱用,这是为什么呢?其中自是有原因的,
蝉蜕听着价格很贵,但它需要晒干了,晒干了的蝉蜕份量特别轻,如果特意每天出去捡蝉蜕的话,忙活一天估计捡不了几个,大概能捡十几块钱的算是不错了。蝉蜕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捡,有不少知了猴在蜕壳前会爬到树干上,这一爬就有可能爬到人伸手够不到的地方,毕竟动物也有很强的安全意识,捡蝉蜕哪怕是转变了村子四周所有小树林,估计捡一夏天最多能卖个三百二百块钱,还被累的够呛,太不划算了,但如果是把捡蝉蜕的时间用在抓知了上面,那就来钱又快又多。
现在一个知了好几毛钱,有时候能到一块,农民们白天到小树林里用长杆子粘知了,有的高手一天能粘三四百个,一天挣三四百块钱,这可是比捡蝉蜕来钱多且快,哪怕是上山刨药材,一天刨十几斤药材都比捡蝉蜕卖钱多,所以没有人愿意捡这玩意,不划算啊。小时候我曾经捡过蝉蜕,那是奶奶眼睛模糊看不清东西时,她让我到菜园里捡蝉蜕,记得那个假期,我得空就去捡,最多时一天捡了有三十个,三十个连一两都没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