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赣南脐橙标准化示范果园建设技术纲要》解读(冬天脐橙打药适谊温度)
《赣南脐橙标准化示范果园建设技术纲要》解读
为全面提升赣南脐橙产业的生态化开发和标准化管理水平,特制定本技术纲要。
一、技术目标
(一)生态环境良好。生态防护林系统、水土保持系统完善,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自然统一。
(二)基础设施完善。在水电路到园的基础之上,进行宜机化果园设计和改造,推广应用与果园立地条件相适应的设施设备,减少劳动用工,提高生产效率。
(三)集成技术先进。在满足脐橙基本生长结果的前提之下,简化操作流程,集成应用土壤、肥料、水分、树体管理和病虫综合治理先进技术,做到施肥精准、喷药精准、修剪精确,实现安全、优质、高效生产。
(四)园相树相果相整齐。树势健壮,树形、大小整齐;平均单产1500公斤/亩;优质商品果率达到80%以上;果品优质、安全。
(五)管理行为规范。规范使用农药、肥料、微肥,规范回收、无害化处理废弃物,生产环境整洁、干净、卫生。
二、技术路线
(一)生态环境良好
1、科学选址。
不得在自然保护地、饮用水源区、生态公益林、天然林保护、生态红线区域的林地,地质灾害易发区及城镇周边天水倒向城镇的第一层坡面建园;严格限制在25°以上的陡坡地或阔叶树占三成以上的林地以及高速公路、铁路(高铁)、主要河流两侧第一层坡面开发;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开发基地。
2、建设生态防风林。
丘陵山地脐橙园应严格遵循山顶“戴帽”、山脚“穿裙”、山腰“种果”的生态建园原则,充分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,通过山顶戴帽绿化,果园主干道、支道种绿化树,户与户或小区之间保留隔离带或种植防护篱等,营造适合赣南丘陵山地的生态防护林系统。通过防风林的建设,将集中连片的生产基地分割成一个一个的生态小区,实现果园的生态园林化。
3、落实水保措施。
通过“三沟一草”的措施,构建基本的水土保持系统,即最上层梯台的上方或山腰公路的内侧开挖“横山排蓄水沟”,每条梯台内侧挖开内壁“竹节沟”,山脚公路的内侧开挖“泥沙拦截沟”,护坡、边埂种植水保草,最大限度控制果园水土流失。
(二)基础设施完善
1、宜机化道路。
园内主干道、支道相互连接、贯通,构建完整、闭合的园内交通运输网络,能通行所有的中、小型作业机械和运输车辆。根据地形地势,在山脚环山公路和山腰环山公路之间,设计一条绕山而上的“绕山道”,或每隔5-6行条带,设计一条“机耕道”。小区路设计成“斜路”或“S”路,小型作业机械和运输车辆能到每一行条带、每一棵树。老果园可参照进行相应的提升改造,重点对果园道路和梯台带面的改造,尽可能适应简易小型农业机械。
2、宜机化的栽植模式。
平地、缓坡地,不修筑梯田,采用“宽行窄株”的栽培模式,直接等高或顺坡撩壕种植,行距5.5-6米、株距2-2.5米,开沟施肥、除草、喷药、土壤中耕松土、肥料和果品运输等全部实行机械化。丘陵山地采用“陡坡窄梯密植小树冠”的栽培模式,株距2米,培养相对矮小的树冠,脐橙树种在距离梯田边埂1/3、距离梯田内侧梯壁2/3的位置,梯田内侧留机耕道,方便小型机械的通行。
3、安装水肥一体设施。
全园安装肥水一体化系统,灌溉和追肥,都通过系统送达到每一株树,实现水分的均衡供应和肥料的高效利用。
4、推广省力机械。
结合实际,示范推广无人机、喷药机、拖拉机、开沟机、旋耕机等省力机械设备,实现高效、省力化栽培。
(三)集成技术先进
聚焦脐橙品质栽培,以多施有机肥、多晒太阳、病虫绿色防控为核心,大力实施“沃土”、“阳光”、“绿色”工程,实现果品安全、优质。
1、以多施有机肥为核心的“沃土工程”
(1)合理的土壤管理。综合应用深翻扩穴改土、中耕松土、自然生草或套种绿肥、增施有机肥等传统土壤耕作技术,新开发和幼龄果园重点抓建园时的深翻改土和有计划的扩穴改土、套种绿肥、季节性的中耕松土和树盘覆盖、冬季深施基肥和全园中耕松土,全园撒施石灰调节土壤pH值。成年果园重点抓冬季开沟深施基肥、全园中耕松土和撒施石灰调节pH值,不断提升土壤肥力,营造疏松、肥沃,利于微生物活动的土壤环境条件,促进脐橙果树的生长和开花结果。
(2)精准的肥料管理。幼龄树从春季萌芽到8月底,每15天浇施一次水肥,可选用0.2-0.3%的复合肥或枯饼水,促进树冠的扩大,施肥量控制在氮素营养150-200克/株,氮:磷:钾=1:0.5:0.5。成年结果树根据历年平均产量或当年预计产量,合理估算氮、磷、钾素营养的施用量,采取果实采收带走多少养分补充多少肥料的原则。施肥量控制在每50公斤果实全年施氮素营养0.3-0.4公斤,氮:磷:钾=1:0.5:0.8-1实行以产定量施肥。如结果50公斤的单株,推荐补充5-7.5公斤腐熟有机肥(菜籽枯、花生枯、豆粕)+1公斤钙镁磷+0.5公斤复合肥。
2、以多晒太阳为核心的“阳光工程”
(1)设计合理的栽植密度,营造通风透光的果园环境。(参照宜机化的栽培模式)
(2)幼龄树以迅速培养树冠骨架、扩大树冠、快速增加叶面积为目的,定植后前三年幼树免修剪。操作技术上:一是及时抹除第一分枝以下主干上的萌芽,保持主干高度30-40 厘米,树冠其他部位不再进行短截、抹芽、选梢、摘心等,任其自然生长;二是适当采用拉枝等方式调整枝梢生长方向和分枝角度,构建牢固、层次分明的树冠结构。
(3)成年果园通过疏树构建合理的栽培密度,改善果园的通风透光条件。通过对树冠的压缩性改造,培养四周不拥挤、中间不重叠、内膛不光秃的树体结构,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条件,恢复立体结果,实现丰产、优质。
3、以病虫害精准防控为核心的“绿色工程”
综合应用农业、物理、生物、化学等防控措施,充分利用病虫监测成果,抓住冬季清园及春、夏、秋梢萌发生长等关键时期精准用药,实现病虫高效防控,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。
(1)冬季清园。采果后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枯枝,彻底清除地面枯枝落叶,集中烧毁;树冠喷施100-150倍机油乳剂/矿物油+800-1000倍炔螨特,防治木虱、红蜘蛛等;春芽萌发前,喷施一次1:1:100波尔多液(硫酸铜:生石灰:水=1:1:100),预防溃疡病。
(2)幼果期。谢花后10-15天,以防治溃疡病、黑点病为害幼果为重点,全园喷铜制剂+代森锰锌+400倍矿物油1-2次,相互间隔期15-20天。
(3)春、夏、秋梢抽生期。以柑橘木虱、红蜘蛛、溃疡病为重点,兼治柑橘炭疽病、柑橘粉虱、蚜虫等,按“一芽三药”模式精准选药、精准配药、精准施药。
(4)其他季节密切观察病虫发生状况,及时防治。
(四)管理行为规范
1、规范使用生产投入品。
严格按照《农药安全使用准则》、《肥料合理使用准则》规范使用农药和肥料,不使用高(剧)毒、高残留农药和不明成分药剂。
2、规范存贮生产投入品。
生产投入品有规范的固定存放场所,农药废弃包装、肥料袋、防草膜等,规范回收处理。
3、做到果园干净整洁。
规范化、无害化处理病虫落果、废旧工具、果园杂草、枯枝落叶和生活垃圾,合理布局鸡、鸭养殖,营造干净整洁卫生的生产、生活环境。
冬天脐橙打药适谊温度
采完果之后,除了要给果树下肥补充养分之外,还有一项工作也非常重要,那就是清园。
清园的目的,主要是降低果园内的虫口基数,减少病害的发生,这样做,不但有利于翌年的病虫害防治,还能节省一些用药成本。
对于脐橙果园来说,常用的清园药主要有石硫合剂、波尔多液、矿物油、炔螨特等。
冬天脐橙打药适谊温度
在使用清园药的时候,不能看别人用什么,我们就用什么,而要根据自己果园的实际情况,合理地选择有针对性的农药,这样才能更有效地防治病虫害。
下面我们就来说说,针对不同情况的果园,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农药。
对于患有砂皮病或树脂病的果园,应使用石硫合剂进行清园。
石硫合剂不但能杀菌,还能杀红蜘蛛、介壳虫,对白粉病也有效果,是一种廉价的广谱杀菌、杀螨、杀虫剂。冬季清园时,因为树上没有嫩梢,也没有果,可选用波美度2—5度的石硫合剂,稀释倍数在600—800倍之间。
需要注意的一点是,石硫合剂的复配性很差,不能与铜制剂、机油乳剂、松脂合剂同时使用,也不能与波尔多液混 用,所以一定要单独使用。用药时的气温不要低于5℃,也不要高于32℃,气温过低效果差,气温过高会又产生药害。
对于溃疡病比较重的果园,建议使用波尔多液进行清园。
柑橘溃疡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,感染过的植株会终生带病,我们能做的就是控制它的发生,不让病害感染嫩梢和幼果,因此冬季的集中清园就必不可少。
冬季的果树处于休眠期,可增加用药浓度,提高防治效果。
很多果园的情况是既有溃疡病,也有砂皮病,那么在清园用药时就要注意了,绝不能同时使用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,一定要错开时间。
如果先喷了石硫合剂,要在15天后才能喷施波尔多液;如果先使用波尔多液,一定要间隔20天以上再去使用石硫合剂,否则的话,轻则影响各自的药效,重则产生药害。
对于红蜘蛛比较严重的果园,清园时首选炔螨特和矿物油。
红蜘蛛在脐橙园很常见,由于它的耐药性高,防治也相对麻烦,堪称果园里打不死的小强。红蜘蛛属于四代重叠的螨类,它的成螨、若螨、幼螨和卵块可以同一时期存在,因此打药的时候,既要杀成螨,还要杀卵块。
炔螨特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,对成螨和幼螨效果好,但杀卵效果不好,考虑到要虫卵皆杀,所以加入矿物油才有更好的效果。
矿物油可以在叶片表面形成油膜,限制红蜘蛛的活动,让其死亡,油膜还能封闭卵块的气孔,使其不能正常孵化,从而降低虫口基数。
炔螨特在清园时的稀释倍数一般为2000倍,矿物油为150倍。
用炔瞒特和矿物油清园时,也要与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错开时间,你可以根据自己果园的情况,选择用什么药,或者先用什么药,后用什么药,这样既能达到防治效果,还能避免药害的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