赣南脐橙的自述(赣南苏区“橙”色足——农业银行江西分行支持脐橙产业发展纪实)
赣南脐橙的自述
我是一颗来自赣南的橙子,在我们脐橙圈里,我算是小有名气的网红级别人物了。
相比于苹果、梨这些红彤彤,黄澄澄的水果,我的肤色,是最为健康的。
历经太阳的照射,雨露的滋养,每逢寒冷降临大地,我总能带着一缕甜,走进人们的心里。
当人们把我以及其他的橙子“兄弟姐妹”们从超市买回去,再分给家人品尝时,他们都不禁发出赞叹:“真甜,真好吃!”
每每听到这样的声音,我都十分自豪。
不瞒大家,其实我的历史有整个中华发展历程的五分之一,这便是我牛气的资本。
早在1500多年前,南北朝的刘敬业就把我写进了《异苑》一书中:“南康有奚石山,有柑橘、橙、柚。”
我就是在那时,落脚在了赣州一带。
到了北宋,柑、橘、橙、柚等果树已在当地蔚然成林。清朝年间,我们从民间火到了宫廷,深得雍正帝喜食。
真不是王婆卖瓜,自卖自夸,在我进入高墙大院时,其他的脐橙也许尚未问世,也许初出茅庐,到处都是我的传说。
甚至有人说,我的种子,是金凤凰衔来的礼物。
凤凰与恶鹰相斗受伤,跌落山谷,幸得樵夫相救。
樵夫精心照料凤凰,直至凤凰痊愈,为了报恩,金凤凰赠与樵夫一粒种子,种子被樵夫埋在自家的菜地里,经其料理,冬去春来,竟长出了一棵郁郁葱葱的果树,上面结满了壮硕的果实。
那熟透了的果子泛着清香,果肉浓甜芳香,煞是美味。
就这样,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竞相来围观、品尝,并用种子继续繁殖,日复一日,赣南脐橙家庭里的后辈越来越多,我们也成功地成为了脐橙界的扛把子选手。
现如今,赣南脐橙作为江西省赣州市的特产,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已享誉全国。
在种植面积方面,我们已是世界第一,年产量也已达到了世界第三。
他们不吝啬于溢美之词,说我们不愧是赣南的橙子,一看就果大形正,橙红鲜艳,光洁美观。我自然也是将好话照单全收。
我呀,力量也不大,但是已经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初级农产品类地理标志产品价值榜榜首。
我呀,也就略微低调,已被列为全国十一大优势农产品之一,荣获“中华名果”等称号。
都说一天一个苹果,医生远离我,那么一天一个脐橙,会不会心想事橙呢?
我是一颗来自赣南的橙子,你是否记住了我呢?
赣南苏区“橙”色足——农业银行江西分行支持脐橙产业发展纪实
一年好景君须记,最是橘绿橙黄时。
冬日的赣南苏区,处处紧张而忙碌。每年十一二月,正是赣南脐橙丰收采摘的季节。走在江西省赣州市的乡村,山上树上挂的,筐里篓里装的,大车小车运的,都是黄灿灿沉甸甸的脐橙,连空气里都弥漫着成熟脐橙散发出来的独特香味。
小小脐橙树,成就大产业。通过政府、百姓、金融各方共同努力,赣南脐橙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“当家树”、农村“致富树”和农民“摇钱树”,以681.85亿元的品牌价值稳居全国区域品牌(地理标志产品)水果类第一。
真心“橙”意种希望
世界脐橙看中国,中国脐橙看赣南。在赣南脐橙发祥地信丰县,自1971年栽下第一株脐橙苗至今,产业不断发展壮大,种植面积已达25万亩,产量超过20万吨,占到整个赣州市的七分之一多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世界橙乡”。
冬日暖阳下,信丰县安西镇热水村一处脐橙基地里,七八个工人忙着采摘、分拣、装箱、称重、打包、发货,连汗都顾不上擦一下。见着农行客户经理谢春红一行到来,基地负责人赖敬华动作娴熟地剥开刚摘的橙子让人品尝。
赖敬华2003年开始承包山地种脐橙。勤劳肯干又勇于钻研的他从最初十几亩到如今一百多亩,不仅面积越来越大,而且通过推行“猪沼果”模式,取得了不错的经济和生态效益。“今年产量10多万斤,预计明年达到20万斤……”赖敬华显然对前景信心满满。
据谢春红介绍,当地农行对脐橙产业的信贷支持,几十年来从未间断,力度逐渐加大。最初,赖敬华就是靠农行5万元的小额农户贷款起步,拿下了这片山地的经营权,到目前贷款额度已经达到50万元。
“无论产业发展还是发家致富,资金、技术、管理和营销缺一不可,而资金最为关键,作用尤为突出。”说起农行的支持,赖敬华有感而发。
和赖敬华一样的,还有在外打拼多年而回乡种植脐橙的黄小勇,他对农行的“雪中送炭”也是记忆犹新。
当初,劲头十足的黄小勇流转了几片山林,准备大干一场。“砸了几百万元进去,结果一场山洪让我差点难以翻身……”在此进退两难之际,农行适时发放50万元贷款,让黄小勇重拾信心。经过多年艰苦奋斗,昔日的“石头山”如今披上了漫山遍野的“绿装”,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。
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,从规模取胜到精耕细作,赣南脐橙坚持产业高质量发展,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成为全国各柑橘产区的样板。预计到2025年,赣州全市脐橙种植面积将达200万亩,以脐橙为主的柑橘产业综合产值300亿元。
心想事“橙”致富梦
“原生态环境,有机肥培育”“现摘现卖,自产自销”“不化妆,不美容”……在赣南乡村采访发现,无论是脐橙产业园还是电商直播间,生长于兹的“村播”们无不例外地全在推销赣南脐橙。
走进安远县鹤子镇的村级“智运快线”基站,空中索道上机器人来往穿梭,把一箱箱脐橙送往镇里的电商运营中心,工作人员马上装箱发往全国各地。“借助‘智运快线’,家门口发货。搭乘电商快车,销路不用愁。”阳佳村基站管理员郭建明高兴地说。
“以前果农要么自己到圩上售卖,要么等外地客商收购,不是价格低就是卖果难,经常丰产不丰收。现在好了,客户网上下单,果农现摘现发,物流直通果园,发货速度快,品质有保证,果农省事又省心。”从事电商多年“乡村播客”兰森娣说,每年的脐橙销售季她都“忙得起飞”。
脐橙虽小,一头连农户,一头连市场。如何把赣南脐橙的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,政府在发力,金融见行动。近年来,农行江西分行从单一支持脐橙规模种植,转向推动苗木培育、仓储物流、精深加工及休闲旅游等全产业链发展,脐橙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“金果果”,江西赣州全市有100万农村劳动力从事脐橙相关行业。
刚过不惑之年的王明,从帮受灾果农代销脐橙开始,深耕脐橙行业20余年,在当地早已名声在外,创立的宝利果业有限公司,成长为一家集种植、收购、加工与销售于一体的集团化企业,既解决了360多人的就业问题,还通过“公司+基地(合作社)+农户”模式帮助了近千户果农。
“从最初5万元到现在500万元贷款,为公司发展至少加速了五到十年,这主要是有农行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……”王明坦言,这么多年给他办贷款的客户经理,几个至今都叫不出名字。
据农行江西赣州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经理魏葳介绍,到2021年11月,该行仅个人脐橙贷款就累计投放116亿元,余额有26亿元。“不管信丰还是安远,无论‘智运快线’建设还是‘乡村播客’打造,只要有脐橙的地方,就有农行人的身影。”
“橙”风破浪向未来
从种脐橙、卖脐橙到搞旅游、卖体验,赣南脐橙产业如今风头正劲。随着赣深高铁的开通和“乡村振兴”战略的实施,赣南脐橙产业也将乘势而上,跨入高速高效高质量发展的“高铁时代”,未来势必“橙”色更足。
在信丰县工业园区,灯火通明,机声隆隆,一派繁忙景象。农行贷款1700万元支持的江西绿萌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正开足马力,满负荷生产。
作为中国果蔬采后处理设备制造的领军企业,该公司的产品不仅占据国内果蔬采后高端设备80%的市场份额,并出口泰国、伊朗、韩国等地。“公司出产的脐橙走出了国门,远销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俄罗斯等‘一带一路’沿线国家。”陪同采访的农行有关负责人王焕聪介绍说。
与此交相辉映的,是天南地北的游客和商贾。当下,纪念赣南脐橙产业发展50周年系列活动正在有序进行。游客们自驾或组团前来观光游玩,各大脐橙园、农家乐以及宾馆饭店热闹非凡。
采访中了解到,诸多企业和种植户都在谋划布局未来。赖敬华计划明年在脐橙基地建设休闲农庄,让人从中体验采摘乐趣,品尝特色美食,享受乡村生活;王明的公司早就已经着手向有关部门出口业务申请,预计2022年就可自营脐橙出口业务。
此前,江西赣州市印发了《赣南脐橙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(2021-2025年)》,而农行江西分行正组织人员,在多个脐橙主产区开展专题调研,研究出台相关创新举措,全方位支持脐橙产业做大做强,助力成为最有特色、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优势农业主导产业。
有关负责人采访时表示,该行将以“金穗脐橙贷”“惠农e贷”等产品为引领,信贷支持重点推进脐橙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,以及农资、机械制造、旅游休闲等关联配套产业发展,着力为脐橙全产业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。
“岭上介脐橙哎甜如蜜,阿妹心里哟蛮欢喜,赣南介脐橙哎满岭岗,就像阿哥介情意长……”采访结束回城的路上,一曲洋溢着满满幸福感的客家山歌,和着浓郁芬芳的橙香,在这片红土地上久久回荡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