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橙为什么是红色\越红的品种越好吃吗?(大小分开装箱)
血橙为什么是红色\越红的品种越好吃吗?
橙子果肉是“血红色”的,以前没有见过这种橙子的人,第一次见它可能认为这种橙子有些“恐怖”,颜色居然这么深,这么红,太怪异了。
看完橙仔一阵心痛,想问问她扔哪儿了?我去捡……(不是)
切开会“流血”,这可是上等的摩洛哥血橙呀!竟被误认为是坏了的橙子而进了垃圾桶,简直是暴殄天珍55555……
不过话又说回来,许多第一次吃它的朋友,都会被它“血淋淋”的果肉shock到!
外表看上去平平无奇,和普通的脐橙没有什么不一样,一刀切下去,鲜红的“血水”顺着刀尖缓缓淌出,那画面着实有点渗人……
其实,这家伙是脐橙的一种变种,因果肉如鲜血而得名。不仅味道比普通脐橙鲜美,营养价值也丰富得多!在橙子家族中,是很“抓马”的存在~
那么,血橙为什么会有“血”呢?血橙最初来自于遥远的意大利的西西里岛,那里有一座时不时就会爆发的活火山——埃特纳火山。
血橙为什么是红色(越红的品种越好吃吗?)
火山脚下的土壤融入了熔岩和火山灰,一些脐橙的种子落在这里,吸收了土壤中的活性营养,最终生成了这种神奇的变种——血橙。
脐橙家族的果肉大多是橙色的,因其含有天然的类胡萝卜素。而血橙的“血色”,则是由于果肉中含有花青素。
花青素是自然界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,原本大多存在于鲜花中。在植物细胞液泡不同的PH值条件下,花青素能够使花瓣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。
跑到血橙的果肉里,并且把果肉给染红,还是迄今为止橙橘界的第一例且唯一一例。
血橙在生长过程中,需要受到长时间的日照,果内的花青素在紫外线的刺激下,慢慢将果肉染成像血一样的暗红色。甚至有些血橙品种的果皮,也会被不同程度地“上色”。
血橙果肉的颜色各不相同,几乎没有两颗完全一样的血橙。这是由于在成长过程中,每一颗血橙受到日光照射的角度、日照时长不同,加上果内的花青素含量也大不相同,最终形成或深或浅的红色。
大部分血橙的内部颜色都是不均匀的,受到阳光直射的一面往往更加鲜红,另一面则血丝不明显或几乎没有血丝。
有些长在树荫深处的果子,甚至完全看不到血丝的。新鲜下树的血橙买回来最好放一放,这样能够沉淀更多的“红血丝”,口感也更甜喔!
大小分开装箱
1 满树橙子大小不一
橙子长在树上,有大有小,这个是自然生成,我们没有办法。当然,人工疏果会稍微好点儿,但是还是不可能个头标准化。
那么,是不是就这样采摘下来,一起装箱快递给客户呢?当然不是,体验太差,大小悬殊,打开纸箱,看着就不爽,第一感官不好,就会给你的橙子印象大打折扣。即使橙子好吃,让人觉得有一丝安慰,但是,刚开始的一瞬间的不爽,它却真真实实存在过。
2 人工分级
树上的橙子,没有办法去改变,但是可以在采摘下来后做文章呀。采摘下来了,大的好大,小的好小。不可能只卖大果、中果,我们农民一年四季就靠橙子了。所有的收入来源于橙子,所有的开支也是它。
有专门的机器分拣,可以使橙子个头比较均匀,然而,对于小农户而言,昂贵的机器费用,是承担不起的。所以只有自己手动分开。
之前,我看到一篇公众号,一个人卖地瓜,分了15个等级,这个等级不是按地瓜的质量分的,而是按地瓜的粗细大小分的。他的地瓜可以达到什么程度,一箱里面,大小粗细都比较均匀。客户打开纸箱瞬间,心情是多么美好呀。第一感觉就是,地瓜一定很好吃。事实上,因为地瓜大小粗细均匀,所以地瓜就好吃,这个因果关系是不成立的。可是,人的感性理性使得这个因果关系牢牢的存在着。
它的均匀,很大程度上会给它的口感加分,毕竟,第一印象已经好了,客户愿意宠它到最后。
因此,我的橙子目前不说分好多级,至少超大橙、大橙、中橙、小橙是4个级别是要分的。同样的,这个级别,也只仅仅是按大小,而不是按质量。
至于质量,摘下来的橙子,也顶多根据外观区分。当然,长的好看的橙子就一定好吃,这个并不是的。只不过,橙子是吃的东西,它需要外观稍微好点儿,在吃之前必定是先看到嘛。
统装,就是一箱大中小全部装一起,装箱会很快,分级,装箱时间用的长些,也会增加贴快递单的劳动强度。
一般规格是5斤、9斤,如果不分大小,快递单只要区分5斤、9斤就好,而区分了大小,除了分重量,还要分大小,客户买大橙,绝对不能给他寄中橙,这是最起码的。
所以说,一个小小的分级,就会有这么多隐藏着的劳动。但是无论如何,都应该去区分,而且还要区分的越来越细致。
种橙是一门学问,不同人种植的橙子不一样。包装发货也有学问,在乎客户收到的心情特别有必要。